查看原文
其他

为战而生、因战而存!26年锤炼锻造雷达兵“第一营”

2017-05-17 中国军视网

初夏时节的湘中腹地,十几辆满载装备的大型车一路急驰,奔赴目的地执行任务。分队一到达指定地域,平阵地,拉天线,架电台,搭设伪装防护,搜索空域一气呵成。这紧张忙碌的一幕,是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机动营的一次演练。而如今,这样的日常性演练只用时短短22分钟,空中“敌”情便会出现在显示屏上。
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1317nxnlzn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机动营,组建于1991年5月,中央军委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,空军首个机动雷达营。先后执行重大演训任务30多次,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份,行军里程70余万公里,创新战法训法20多项,荣获空军以上奖项6项,2次主导编修空军机动预警力量军事训练大纲。


01


燎原火种,领头雁振翅高飞


△ 资料图:深夜机动

这是载入空军雷达部队建设史册的光辉一页。

漆黑夜里,一台台微光车辆接连驶入,一个个暗黄头灯快速移动,一声声号手配合此起彼落……

探照灯徐徐亮起时,原本空旷无物的操场上,帐篷接连成片整齐排列,雷达傲视云端飞旋警戒,官兵斗志昂扬劲头十足。

瞬间,坐在观摩台的数十位雷达部队旅、团长纷纷起立,掌声经久不息。

这一刻,火焰营官兵的眼眶是湿润的。对首次执行夜巡任务,他们一无经验、二无教材,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研究、设计和训练,数不清多少次深夜机动、记不清多少回试验失败,愣是给鼓捣了出来,填补了雷达兵夜间机动训练的空白。

△ 资料图:夜间合力搭设帐篷(阳文辉 摄)

勇开先河,这无疑是一项极高的荣誉,而这似乎伴随着这个营成长之路。

刚刚组建,他们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尴尬境地——理论教材空白、机动器材短缺、训练设施简陋……官兵们习惯了驻地防空,对机动科目学习训练都不知从何入手。组建一个半月上级来检查,想机动动不起来,想联通联不顺畅,战斗值班还是“一块板子、一把尺子,扯着嗓子报点子”,机关当场指出29条问题,条条直指制约战斗力生成短板。

穿新鞋决不能走老路。该营痛定思痛:“不打破思维定势、固有模式,永远都只会在原地踏步。”他们围绕异地机动作战演练课题,组织力量进行攻关研究、夜以继日进行强化训练。仅仅半年的攻坚破难,带来的变化脱胎换骨,组建当年就达到了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达标验收标准。

△ 资料图:分队长王祯带领人员研究当前空情态势(刘德安 摄)

勇于创新探索,这种理念和信心从此浸入该营骨髓。串串数字见证着他们的领跑印迹:编写7型雷达战斗操作规程,2次主导编修空军机动预警力量军事训练大纲,制定机动营作战训练运行“3个标准、1个规范”在全空军推广, 20多种战法训法从这里发散传播,30余次迎接观摩见学、登台经验交流,成为雷达兵中响当当的“第一营”。


02


移动火眼,全疆到达补天网


△ 资料图:行进在铁路线上

机动营的官兵自比“补天石”——茫茫苍天有洞,炼五色石以补漏;预警天网有损,用机动营以强网。该营倾力打造移动火眼,确保随时遂行应急机动强网补网拓网使命。

应急机动务必雷霆出击,达到出其不意快中取胜目的。按照传统做法,每次任务出动前,准备工作繁冗复杂:大到雷达装备,小到扳手解刀,各类物资器材达到8大类3000多种,出动一次光清点物资就要一个星期。

△ 资料图:检修装备故障不过夜(刘宇安 摄)

“预警尖刀、应急先锋,必须随时拉得动。”他们把出动所需物资器材分库储备、分类摆放、分箱固定,区分季节、地域等进行定位,随时紧急装车。对个人物品三分四定,携行装具按季节更换,物品种类统一规范,实现随拉即走。联合厂家研制箱式住宿车,自助攻关改造车载指挥所,提升进驻和撤收速度。记者在该营机动演练现场看到,整营建制、单个机动站出动速度都比大纲规定压减三分之一以上时间。

某型雷达列装后,该营硬是通过展开流程设计再造和重组优化,把展开时间压缩至四分之三,令兄弟部队和厂家直呼奇迹。

△ 资料图:抢占阵地,架设雷达(傅江宁 摄)

作为预警“尖刀”,仅仅快速出动远远不够,他们的口号是“全疆到达、全域作战、全时戒备”。

退伍老兵周伟家中的展示柜里,一瓶瓶五颜六色的土尤为打眼,瓶子上贴着各种标识:中原试剑、东出渤海……这些土,就是周伟随火焰营转战13个省份、执行10余次重大演习演练任务时采集的。这是这个12年老兵最可宝贵的军旅纪念,也是该机动营驰骋九州、纵横四海的生动写照。


03


炽热火苗,簇簇抱团冲天起


△ 资料图:四级军士长覃金孟专注战斗(阳文辉 摄)

这是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体系对抗演练,条件未知,真假结合,虚实相抗,飞机、导弹在雷达阵地上空激烈交战,气氛空前紧张。

突然一声巨响,雷达电子方舱猛地一晃,正在车上指挥和操作的四名官兵吓了一跳。原来,一枚航空炸弹在距雷达阵地不远处炸裂,一块二十多厘米长的弹片直奔方舱而来,插入七八厘米深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,官兵们没有一人脱离战位,依然铆在阵地上坚持战斗。

△ 资料图:严格校正,全神贯注(李稀 摄)

生死考验面前的血性胆气,来源于持之以恒的激励引导和渗透培育。能战胜战,首先是要敢战。他们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演训全过程,感知实战环境、感受实战压力、经受实战锻炼,一次次激励、一回回摔打、一场场硬仗,锤炼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铮铮铁骨。

一次对抗演习中,鏖战正酣的某型雷达突然出现供电不稳情况,发电机输出开关不断跳闸。演习不能间断,雷达不能关机,那就意味着哪怕几分钟的抢修时间都没有。情急之下,油机班班长宋大伟跳上油机车用手托举开关,确保雷达转速稳定。他就这样持续托举,直到三小时后演习结束。

△ 资料图:摄氏零下15度的天气里,与生铁较劲,捆绑紧固(刘远彪 摄)

紧急时刻的镇定自若、勇于冲锋是一种血性,在艰难困苦面前以苦为乐则是军人应有的情怀。营党委鲜明提出,辛苦不能言苦,吃苦不能叫苦,吃得了苦才能成得了事、打得了仗。他们叫响“越是艰巨越有意义、越是艰苦越能出彩、越是艰险越能成长”的口号,营连主官任何时候都和列兵一起苦,没有任务主动练兵拉到野外找苦吃,让官兵们都不把吃苦当回事。

“时刻准备战斗!誓死完成任务!”今年5月初,该营誓师大会上,全营官兵响彻云霄的誓言,装备车辆整齐列阵的架势,仿佛让人又看到了他们向战的心态、备战的状态、领跑的姿态,正斗志昂扬地奔向战场、决胜疆场!

余泓纬 阳文辉 李跃芳


猜你喜欢


声明: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记者:张力洋 牛坤 石奇 彭红钟

责编:罗立

投稿邮箱:dongyu@js7tv.cn、luoli@js7tv.cn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